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教研室主任
教研室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5-04-22  查看次数:

中医学院作为学校二级教学单位,自1957年开办中医学本科教育以来,历经六十余载办学历程。学院虽经多次搬迁、分合与更名,高尚的师德风范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赓续传承、代有新生,培养出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等众多杰出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博士49人。设有办公室、辅导员办公室,以及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8个教研室。拥有国家级、省级人才25人次,包括全国首届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青年岐黄学者、河北省高等学校中医药教学名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河北省模范教师和师德标兵等。李士懋教授2014年荣膺“国医大师”称号。近五年获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6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编、副主编国家级教材13部。《中医诊断学》2020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医诊断学教研室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中医学教师团队2023年入选“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医学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专业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评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以“完全认可”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2024年连续获批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一级学科中医学2021年入选河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二级学科中医诊断学、中医文献学为省局共建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为省级重点学科。2023年中医各家学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聚焦中医理法方药研究,近五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项目71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1项。建有数智中医诊法重点研究室等省级科研平台。承办“河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20周年暨中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国医大师李士懋学术传承研修班”“易水学派传承创新发展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学院负责培养管理中医学、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全科医学、中医儿科学的本科生及中医学学术学位硕、博研究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174人、研究生134人。学生连续两年获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二等奖,蝉联两届“学伤寒、背伤寒”基本功大赛团体第二名,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总决赛斩获团体三等奖。“扁鹊医学社”获评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入选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院团委连续两年被石家庄团市委授予“五四红旗团委”。

学院牵头建设易水学派、河间学派、王清任活血化瘀思想、李士懋平脉辨证学术思想等4个研究院,始终围绕传承创新燕赵医家思想、打造燕赵品牌,开展燕赵医学传承创新体系研究。自编《河北医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河北医籍导读》《历代河北中医学派诊断学思想》《古迹名胜与中医药文化》《古代经典名方解析》等教材用于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出版《燕赵医学研究丛书—学术思想》《燕赵医学研究丛书—学术流派》等著作14部,完成《河北中医学院教材系列(拓荒版)》共15部教材编写工作。2023年燕赵医学传承创新科普基地获批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

杨医亚、夏锦堂、宗全和、李士懋、杨牧祥、薛芳等名家曾执教本院,其学术精神薪火相传。底蕴深厚充满活力的中医学院,将继续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贡献力量。

(数据截止日期2025年4月22日)